7月16日,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聚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两大主题,力求打通“知产”变“资产”的实践梗阻,构建基层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体系。
会上,工商银行、农商银行代表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宣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并与各工作站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各工作站负责人交流了上半年工作情况。
截至目前,洪山区已建立起2家省级、5家市级、8家区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家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工作站“融站入所”已实现全覆盖,并与多地区多部门签订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持续整合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推动维权援助服务向基层延伸,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近年来,洪山区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咨询服务、维权援助,织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络,为辖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其中,精测电子工作站通过专项辅导和专利挖掘培训,帮助企业挖掘高价值专利60余件,园区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2%,精测电子荣获湖北省专利奖银奖;武汉理工大学工作站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前沿领域培训8场,覆盖500余人次,并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利导航研究和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发挥了高校工作站的特色优势;企信创合工作站成功揭牌“大学之城校企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站”,推动政企学研金联动,搭建“五位一体”对接平台,有效破解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洪山区还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机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组织政银企金融对接活动,进一步提高质押贷款的投放效率,让银行服务更精准,让企业融资更便捷。
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跨越”,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领跑”,洪山区用数据说话,2024年底,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万余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约84件,同比增长15.34%;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7万余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约215件,同比增长11.74%。
下一步,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站点建设,发挥好知识产权工作站“近”(贴近企业、贴近产业、贴近基层)、“快”(响应快、处置快)、“专”(服务专业化、需求精准化)、“联”(资源整合、协同联动)的作用,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洪山区市场监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