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武汉市知识产权局)

索引号
MB1552560/2024-23045
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4-09-30 11:27
名称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86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86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发布日期: 2024-09-30 11:27 来源: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高全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武汉品牌国际化力度,积极推动汉派品牌融入国际循环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该提案对促进我市品牌建设,提升汉派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锚定重点品牌,实施汉派品牌抱团出海。一是指导东湖高新区申报国家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紧盯光电子信息外贸重点企业,精准开展摸底调查和运行监测,持续推进包保服务机制。更大力度支持光电子信息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经贸洽谈、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并深耕海外市场,锐科、长飞、烽火、高德红外等品牌能级持续提升。汽车出口加速增长。汽车制造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资金支持8761万元,推动东风进出口、东风本田、路特斯等加速释放产能、贡献出口增量。支持重点车企举办海外新车发布活动,组团汽车供应链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展会。加强二手车出口企业备案指导,新增二手车出口企业数12家,累计达25家,会同市税务、公安交管协调优化二手车出口退税、转移待出口等环节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打造二手车出口基地。利用招商促进、外事出访、广交会、消博会等平台和渠道帮助东风、岚图等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增加曝光度。2024年1-4月,汽车出口52.2亿元,同比增长109.6%,自主品牌出口占比约达70%。二是支持烽火技服、多比特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出口和国际技术合作。培育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对承接互联网营销推广、管理咨询等离岸业务流程外包予以支持。

二、对标重点区域,提升汉派品牌的国际贸易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一是积极落实“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梳理2024年150场重点国际性展会清单并组织企业积极参展,2024年一季度已组织5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型展会,同比增长超过一倍;组织区内企业以“以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组团”方式参加2024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展会现场搭建“中国光谷形象展”集中展现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帮助光谷企业、光谷品牌“走出去”,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积极组织我市品牌企业如逸飞激光、锐科激光、高德红外、周黑鸭、良品铺子、马应龙等企业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扩大武汉品牌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助推汉派品牌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429亿元,同比增长24.7%。三是支持汉派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贸易投资深度融合。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部门和重要经贸节点城市商务、投资、贸促机构等部门对接,完善“一带一路”经贸网络。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探索建立我市企业海外服务点。支持水电、交通、通讯等领域企业“抱团出海”,打造一批标志性项目,带动技术、设计和标准“走出去”。继续举办外经贸领域专题培训,涉及政策、法律、金融、税务、风险防控等多个领域,为我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三、深耕重点渠道,打造品牌梯队。一是加强品牌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印发《武汉市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主要以我市“965”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产业和区域品牌建设,优化提升品牌服务,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环境,持续扩大武汉品牌影响力,引领武汉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建立各级质量奖培育梯队。在全市企业中遴选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建立质量奖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导入卓越绩效国家标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支持入库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和武汉市市长质量奖。2023年我市有11家单位、4个一线班组和4个个人申报参加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荣誉称号。2023年开展了第八届市长质量奖评定工作,8家企业进入市长质量奖拟获奖名单,8家企业进入提名奖拟获奖名单。三是高度重视创新主体的培育工作,2023年,我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37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1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10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两年增长超百家,总数位列全国城市第7、副省级城市第4、中部城市第1。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规模稳步提升,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形成46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9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9家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梯次成长格局。

四、落实重点政策,压实品牌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实施《武汉市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行动方案》,落实品牌建设企业主体责任。聚焦我市“965”产业,组织我市新一代光通信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家电等三个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万千百”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夯实企业创品牌质量基础。二是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指导,建成覆盖全市的商标品牌指导站40家。聚焦全市产业发展导向,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增强创建知名商标品牌的意识和能力,对重点培育对象实施跟踪指导,争创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市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逐年增加,力争2024年我市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将达到315件。三是加大汉派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依托《武汉市知识产权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湖北省荆楚品牌培育工程项目,加大汉派品牌的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企业推进品牌提档升级。连续五年推荐并组织汉派品牌参加“我最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进一步提升汉派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武汉商标品牌故事征集评选,组织119家市场主体参赛,搭设政府公益性推广平台,以社会视角展示我市在营造商标品牌文化和推动品牌走向全国、迈向国际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有效增强了汉派品牌知名度。

品牌国际化工作是促进武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武汉品牌全球竞争力,促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一项重要工作,既要我们练好内功,培育有竞争力的武汉品牌,又要我们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动汉派品牌走向海外,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只要我们久久为功,不懈努力,武汉品牌国际化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附件: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