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武汉市知识产权局)

索引号
MB1552560/2025-23811
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5-09-22 11:11
名称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307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30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22 11:11 来源: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项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商家频频跑路背后的预付式消费风险亟待关注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逐条梳理研究,认为您的提案揭示了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具有建设性,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预付式消费的发展现状

预付式消费(也称预付款消费、预付卡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获得商品或服务前预先向经营者支付费用,然后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分次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萌芽到普及再到问题频发、监管加强的复杂历程。当前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普及程度高,规模庞大。预付式消费已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服务行业占比极高。总体市场规模巨大,但缺乏精确统计。

2.问题凸显,风险突出。一是经营风险和资金安全风险。商家因经营不善、盲目扩张、恶意欺诈等原因倒闭跑路,导致消费者预付款“打水漂”。二是服务承诺不兑现。服务质量下降、门店关闭导致使用不便、承诺的优惠或服务无法兑现。三是退费维权难。霸王条款限制退费、设置高额手续费、拖延退款、诉讼成本高等情况依然存在。四是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低。消费者难以了解商家真实经营状况和资金安全情况。

3.监管难度大。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监管存在对象复杂分散、执法力量不足、法规滞后、执行难等问题。

一是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市场主体数量庞大且类型多样。涉及零售、餐饮、健身、教育、美容、家政等数十个行业,各行业经营模式差异大;大量发卡主体是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个体户,甚至无照经营,监管难以全覆盖。二是市场主体经营门槛低,且变动频繁。由于注册成本低,部分商家“打一枪换一地”,频繁更换主体或注销逃避责任;“一照多店”或加盟模式下,总店与分店责任不清,消费者维权对象模糊。三是上位法缺失,地方立法碎片化。目前,国家层面无专门法律,依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原则性条款,缺乏针对性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相关规定,预付式消费立法(含预付卡立法)属于经济领域立法,武汉市没有立法权限。当前仅适用《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四是违法成本低,威慑不足。对“跑路”商家,行政监管手段很难追溯到人,行政处罚威慑不够;商家注销或破产后,消费者预付款沦为普通债权,清偿率极低,民事追偿难。

二、市场监管部门有关工作情况

(一)加强合同指导,规范预付费经营者合同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民生痛点,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反映、投诉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针对教育培训、定制家居(具)、旅游、互联网平台等预付式消费重点领域中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开展集中规范整治。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798家企业,审查832份合同,约谈企业222次,发出《行政指导建议书》168份,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24份。制定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联合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发布《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现售)(示范文本)》,该示范文本发布后,相关合同投诉,同比减少40%;印发《关于加强家居类合同格式条款监管的通知》,发出《行政指导建议书》9份;指导区局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商品房销售合同、养老合同等示范文本的使用,有效减少投诉和争议。

(二)强化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预付式消费违法行为。组织开展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守护消费”暨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违法行为、“守护消费”执法铁拳专项执法行动,聚焦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在提供修理、加工、安装、装饰装修等服务过程中虚列夸大伪造项目、不履行“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义务、无理拒绝或故意拖延消费者合理诉求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依法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全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查处在预付式消费中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18件,罚没款12.44万元。

(三)畅通维权渠道,及时受理预付式相关诉求。通过12315、12345热线和全国12315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接收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预付式消费投诉举报。强化全周期闭环管理,积极调解消费诉求,化解消费纠纷,依法核查处置预付式消费领域违法行为,提升市场监管效能。2024年,共接处预付式消费投诉举报5.7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0余万元。

(四)发挥协会作用,探索安心消费新模式。今年,在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由美团主办的“美团安心学”在武汉市武昌区进行了首发。这是武昌区消协联合美团平台,在教育培训领域推广“安心学”次卡履约产品,参与合作的武汉教培机构将在美团推出“一课一销、随时退款”的短期课次卡团购。此前,美团平台已经联合40余家教培机构成立“安心学”联盟,探索给消费者提供更灵活、可靠的教培服务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关于商家频频跑路背后的预付式消费风险亟待关注的建议》,涉及行业准入许可、格式合同监管及资金监管使用等关键环节,对我市营造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意义重大。我局将立足职能,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监管模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一)规范预付式消费格式合同。加大合同示范文本制定、推广力度,收集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需求,会同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以预付式消费领域为重点,制定发布合同示范文本,加强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推广,有效减少合同纠纷。组织开展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中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开展集中规范整治。

(二)查处预付式消费违法行为。持续推进“守护消费”执法铁拳专项执法行动,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为主线,聚焦预付式消费等重点领域,集中摸排一批重要线索、查办一批重大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坚决打击虚假承诺、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破解消费领域痛点问题,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三)加大预付式消费警示宣传。持续深化消费教育,通过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避消费陷阱。重点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经营稳定、信誉良好、运营时间较长的商户,签订内容、权责清晰的书面合同,留存消费凭证,避免因口头承诺或片面追求优惠引发纠纷。同时强化企业守法意识,增强诚信自觉,推动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切实履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四)反映预付式消费法规修订建议。以《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为契机,积极向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委反映预付式消费模式运行中暴露的共性监管难点、制度短板及潜在系统性风险,并建议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预付式消费法律责任,完善预付式消费准入和备案制度,建立预付式消费保证金或担保制度,保障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促进预付式消费健康发展。

附件: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